深圳 | 城市分站
服务热线

135 3018 0825

135 3417 3023

囤房者寒冬:以租养贷成泡影,全国市县房产收税共享,划定时间表

来源:

阅读量:489

发布时间:2022-01-17

年终岁尾的时节,囤房客的寒冬,刚刚开始。

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:房贷与房租的“剪刀差”,不断在扩大。

中证报最近报道说,临近农历新年,大城市会因为部分务工人员返乡,而面临一波“退租潮”。

今年的冬天,要比往年更冷。

拿深圳来说,2021年四季度全市租赁需求在逐月减少,且最后一个月降幅还在扩大。第四季度房东成交周期延长至61天,同比增加8天;租客成交周期为26天,同比延长13天。

数据显示,深圳2021年租金均价约72元/平方米,同比下跌5.5%。

时钟拨回5年前,2017年的时候,月租也是72元/平方米。

也就是说,深圳房屋租金已跌回4年前的水平。

还有北京,最近两个月7城区租金均环比下跌,甚至有商圈租金下降超过30%。

热度T0P30商圈中,8成商圈11月市场环比降温,只有鲁谷、苹果园、朝青、旧宫、东坝、广安门成交量环比增加,剩余24个商圈均环比减少,其中降幅超过30%的为长阳、武夷花园。

北京还算是好的,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,24个城市房租都比2019年时要更低,其中成都、佛山、天津、郑州等9个城市,今年11月的租金达到了近三年同期最低。

对房贷利率动辄6%的房东们来说,租金降得越多,手中囤的房子越多,“亏本”的幅度就越大。

换言之,“以租养贷”的模式,已经在房地产市场行不通了。

这并不是一两年短时间的“导火索”,而是长时间房价高涨酝酿的“后遗症”。

最典型的指标,是租售比。

房屋租售比,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,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房价之间的比值。

国际上,用来衡量一个区域房产运行状况良好的租售比,一般界定为1∶300-1∶200。

在2021年,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租售比已经达到了1:617,远远超过国际上的合理区间,数据显示,2021上半年房价涨幅超租金涨幅6倍!

这种情况下,房租下跌,房价涨幅缩窄,加上房屋折旧、住宅更新迭代加速、6%的房贷利率、奇低无比的租金收益率,买房不住的话,所谓的“以租养贷”,只能成为泡影。

除了房租不见起色,更重磅的消息,是全国住宅的信息共享。

国家税务总局、自然资源部近日联合发了一个通知,主要是不动产登记和办税的信息共享。

通知明确:税务部门,要加快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镇土地使用税、房产税税源数据库,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质效;

自然资源主管部门,要加强地籍调查工作,在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上,建立健全地籍数据库,推进地籍数据信息的共享应用。

还划定了时间表:2022年底前,全国所有市县应实现不动产登记和办税线下“一窗办事”;

2023年底前,全国所有市县力争实现不动产登记和办税“网上(掌上)办理”。

更重要的,是这个通知划分了极为详细的“信息共享”内容。

比如,权利人、证件号、共有情况、不动产单元号、坐落、面积、交易价格、权利类型、登记类型、登记时间等不动产登记信息,以及办理纳税申报时所需的其他登记信息。

还有,纳税人名称、证件号、不动产单元号、是否完税、完税时间,以及办理不动产登记时所需的其他完税信息。

如此详尽、细致的涉税信息共享,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。

自然资源部门与税务部门联合,全国所有市县的住宅信息共享,绝不仅仅只是契税、个税、增值税的共享,更有可能是为“房地产税试点”铺路。

在去年10月下旬,高层正式宣布了房地产税改革试点,除了宅基地以外的所有房子,都在征收范围内。试点为期5年,待条件成熟,就在全国范围内以法律形式落地。

具体试点的城市虽然还没公布,但根据时间表和财政部的表态,2022年试点城市落地,将是大概率事件。

而涉税信息共享,影响最大的一群人,就是多套房的业主。

以前住宅信息无法在多部门共享时,在不同城市、不同地区,拥有不同产权类型的房产,甚至用不同的购房名额破掉限购和限贷。

一旦涉税信息全国共享,未来开征房产税之时,就是囤房客“割肉”之时。

“买房致富”的观念扭转,全社会将接受“房子是用来住的”事实。

离场的投机客越来越多,断供的高杠杆购房者越来越普遍。

2022年,就是开始。更重要的是:

凛冬将至,看不到尽头。